首页

艾彩女王免费调教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12:26:59 作者:从“摘星辰”到智能化造车 多国青年长春感受科技魅力 浏览量:66536

  中新网长春5月24日电 (高龙安 苍雁)“上‘太空’的感觉太刺激了。”体验了30秒三维滚环,巴基斯坦留学生谭洁用手扶着同伴的肩膀,大笑不止:“这太疯狂了,你们也要试试。”

  三维滚环是训练航天员平衡能力的设备,也是筑梦星辰(长春)航天科教文旅馆的热门项目,来自东北电力大学的20余位留学生排队体验“太空的感觉”。

  5月23日至24日,来自俄罗斯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、蒙古国等多个国家的青年留学生在吉林长春参加“感知中国——科技创新发展之旅”,他们走进企业、展馆,了解汽车、光学、航天等领域的发展。

  长春被誉为“汽车城”“光学城”,这里拥有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、第一家光学专业研究机构和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,也为中国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。

  走进馆内,满眼都是浓浓的中国元素和十足的科技感。轻触谷神星一号火箭残骸,特有的凉意直传指尖,让人联想起古诗词中的“手可摘星辰”和“高处不胜寒”;登上天和核心舱模型,亲手操作空间站同款“机械臂”,完成“太空舱”对接任务;戴上VR眼镜,从航天员视角观看神舟飞船返回地球全过程。

  苏丹留学生文华一边体验,一边自拍。“在这里我看到了非常先进的科技,这是一次神奇的旅行。”

  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,津巴布韦留学生尼莎第一次观看3D全息板——眼前明明是一艘立体的“船”,却无法触摸到,她和同伴们研究了好一会儿,然后开玩笑地说:“这是魔法。”

5月24日,吉林长春,留学生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参观。 高龙安 摄

  正在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就读的瓦努阿图留学生凯德发现,馆内有许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备与实验。激光测距、电光转换、偏振光实验,他一边阅读说明,一边分析原理。“这些实验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。”

  在中德合资车企——一汽-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车间里,每隔99秒就有一台汽车驶下生产线。

  这是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,如今正加速智能电动转型升级。留学生们乘坐电动观光车在车间里参观,巨大的模具将整张金属板冲压成型,机器人与工人相互配合快速完成零件安装,不时还会与运送物料的AGV机器人相遇。

  喀麦隆留学生卡洛斯一路认真观察。他说,自己是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,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汽车制造业的大型机械。

  卡洛斯表示,相比在电脑前画CAD图纸和操作实验室设备,此行更令他增长见识。他说,从参观工厂的历史展馆到参观生产线,机械设备的变化说明这座工厂变得越来越先进。

  在厂区门前,留学生们围着几台刚出厂的汽车合影留念。卡洛斯说:“这里制造的汽车好漂亮,或许有一天我也会从事汽车行业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022年中国海水冷却用水量1770.47亿吨

在起吊前,平陆运河建设管理团队多次组织讨论格子梁吊装技术,对吊装工序、爬拱设备工艺、起重吊装作业、高空作业等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,同时进行严格的爬拱、试吊、负重论证,研判潮汐水位规律,缩减格子梁的运输时间,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落实起吊前关键工序的检查验收。

2024咪咕生态大会—视频生态发展论坛在京举办

慎海雄提出三点建议,一是发出共同声音,讲好携手奔赴现代化的生动故事,让世界听到金砖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、共同走向现代化的时代强音;二是推动共同发展,激发多边合作的澎湃活力,在新闻制播、科技创新、文旅体育等各领域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机制,增进民心相通,促进文明交融;三是弘扬共同价值,增强应对国际舆论环境的引领能力,共同努力倡导和而不同、兼收并蓄的文明互鉴观,反对“话语霸权”和“有色眼镜”、打破“文化壁垒”和“数据鸿沟”,唱响金砖国家的共同美妙和声。

泰国留学生:非常喜欢安徽的文化与美食

这份报告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、国家节能中心、新华社研究院、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共同发布。报告分为序言、中欧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、中欧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持续深化、中欧生态环境合作扎实推进、推进中欧环境与气候合作行稳致远等5部分。

广西百色一直升机坠毁 致1死3伤

身背双肩包,里面放着相机、话筒、无人机等设备,一身简便,脚步轻快,看到新奇东西第一时间总是拿起手机记录,出镜录影前要喊“一、二、三”……尽管刚毕业,匈牙利青年李天宇(Lengyel Bence)却像一个专业记者。

北京钓鱼台银杏大道进入最佳观赏期 游客打卡“醉美”秋景

·畜肉类价格上涨2.8%,影响CPI上涨约0.08个百分点,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4.2%,影响CPI上涨约0.18个百分点;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